• <output id="jnzg7"><track id="jnzg7"></track></output>
    <menuitem id="jnzg7"></menuitem>
    <code id="jnzg7"></code>
    <ins id="jnzg7"></ins>
  • <sup id="jnzg7"></sup>
    1.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旅游 > 正文

      “好客山東”亮出十年文化和旅游發展成績單

      時間:2022-10-11 08:35:29    來源:中國旅游新聞網    

      10月9日,山東省委宣傳部舉辦“山東這十年”系列主題第八場新聞發布會,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山東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情況。

      據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山東省委、省政府把文化和旅游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統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創新實干,奮勇爭先,全力推動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繪就山東文旅“詩”和“遠方”新畫卷。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一級巡視員李國琳從文旅產業發展提質增效、藝術創作持續繁榮、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文化遺產保護利用不斷加強、文化和旅游推介交流成效顯著5個方面,介紹了十年來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工作取得的成就。

      在文化創意產業和精品旅游產業方面,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著力推動文化和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文旅產業呈現總量擴大、結構優化、質量提升的良好態勢。2021年實現文旅產業增加值6867.2億元,占GDP比重為8.26%;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達到12家,7個市入圍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試點城市,數量居全國第一。

      在非遺保護工作方面,山東省各級文旅部門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工作方針,在非遺保護工作基礎、非遺服務大局能力、非遺保護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其中,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落戶山東,已成功舉辦7屆;全省3個國家級、6個省級非遺傳承人研培院校共舉辦60余期培訓班,直接培訓人員3000多人次,延伸培訓人員2.3萬多人次,非遺傳承隊伍整體素質穩步提升。

      在文物保護利用方面,“海岱考古”品牌持續擦亮,為實證中華文明提供有力支撐。定陶漢墓、沂水紀王崮春秋墓葬、章丘焦家遺址、滕州崗上遺址等,先后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全省累計入選數量位居全國第四。全省博物館發展到647家,博物館總量、一二三級博物館數量、革命紀念類博物館數量、非國有博物館數量等6個指標,均居全國首列。同時,文物治理能力逐步增強,依法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山東省政府首批確定齊長城公益性巡查崗位860個,成為一次性將長城保護員全部納入公益性崗位管理的省份。

      在旅游業發展方面,十年間,山東省旅游規模效益全面提升,年接待游客從2012年的4.9億人次增長到2019年的9.4億人次、旅游總收入從2012年的4519.7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1萬億元,年均分別增長9.7%和13.7%,實現“萬億產業”的歷史性突破;旅游目的地向精品化發展,全省5A級旅游景區達到14個,現有國家級旅游度假區4家、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8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44個、旅游民宿集聚區16個;鄉村旅游飛速發展,61個村被命名為“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全省共有鄉村民宿1.74萬家,打造了泉城人家、沂蒙人家、泰山人家等一批民宿精品;“好客山東”品牌不斷升級,以“好客山東”品牌為統領,聚焦山水圣人、紅色文化、仙境海岸等優勢,推進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和城市品牌建設,“好客山東”品牌率先加入央視“品牌強國工程”;旅游公共服務優化提升,實施旅游廁所革命,投入2億多元引導景區、鄉村旅游點等新建改建旅游廁所;加快智慧旅游發展,建設“好客山東 云游齊魯”智慧文旅平臺,基本實現“一機在手,暢游山東”。

      李國琳表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山東省將進一步扛牢責任、強化擔當,奮力譜寫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標簽: 山東這十年 山東這十年新聞發布會 山東文化 山東旅游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