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有網友提出“這個蘑菇能吃嗎?”這種問題時,評論區總會有好心人用“紅傘傘,白桿桿,吃了一起躺板板”這句話來“悉心勸阻”。但是你知道嗎?最致命的蘑菇其實并不是“紅傘傘”,不起眼的“白傘傘”、“灰傘傘”和“黃傘傘”才是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蘑菇。這些蘑菇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含有鵝膏環肽類毒素。
(資料圖片)
含鵝膏環肽的蘑菇。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鵝膏環肽到底有多危險?
鵝膏環肽耐高溫、酸堿和鹽,無論是高溫蒸煮或爆炒等普通的烹飪方法都不會破壞其毒性。民間流傳的高溫殺毒和大蒜殺毒都是極不靠譜的說法。鵝膏環肽類毒素中最致命的是α-鵝膏毒肽(α-amanitin),該毒素是真核生物RNA聚合酶II的高效抑制劑,能夠阻斷mRNA的轉錄從而抑制蛋白質的合成。
誤食含有此類毒素的蘑菇后,毒素通過胃腸進入肝臟,被肝細胞快速吸收。雖然大部分鵝膏毒肽隨尿液排出,但部分被肝吸收的毒素又經膽汁進入腸道,從而形成腸肝循壞,延長在肝內的時間,加重肝損害。這種毒素導致的傷害是不可逆的,患者病發后,只能通過肝臟移植治療,死亡率極高。
蘑菇目中只有鵝膏屬(Amanita)、盔孢傘屬(Galerina)和環柄菇屬(Lepiota)的蘑菇含有鵝膏環肽。這三類蘑菇親緣關系較遠,并且營養型也各不相同。鵝膏是外生菌根菌;盔孢傘生長在腐木上,能夠分解木材,在生態系統循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環柄菇則生長在土壤中。
為什么這三種完全不同的蘑菇都能夠產生同一種毒素呢?這些蘑菇是如何獲得產毒能力呢?科學家們通過多年攻關,終于解答了這些疑問。
水平基因轉移導致毒素
合成途徑不同
鵝膏環肽在生物體內是怎樣產生的呢?這種毒素的合成過程需要十幾個基因共同完成,但是目前已知的四個關鍵基因分別為MSDIN、POPB、P450-29和FMO1。MSDIN基因是合成毒素的原始材料,POPB、P450-29和FMO1能夠對MSDIN進行加工,其中P450-29和FMO1使毒素的活性在原基礎上增加了上千倍。
研究發現鵝膏、盔孢傘和環柄菇的合成毒素的途徑具有共同起源,但產毒能力大有不同。鵝膏中具有最多的毒素合成前體基因MSDIN,近百條基因能夠合成各式各樣的鵝膏環肽。
與之成為鮮明對比的是盔孢傘,這種蘑菇只含有一種MSDIN,編碼一種毒素(α-鵝膏毒肽)。環柄菇則處于鵝膏和盔孢傘之間,約含有4至6種MSDIN。這也使鵝膏成為了三者中的毒力佼佼者。雖然毒素合成能力各異,但這三類蘑菇都含有最為致命的α-鵝膏毒肽。
劇毒鵝膏、盔孢傘和環柄菇中的MSDIN核心肽序列和已知環肽。三個屬中已知MSDIN的核心肽用灰色陰影顯示。α-amanitin前體肽用紅色字體標記。相同顏色的點表示跨物種共享的核心肽。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通過對這四個毒素合成基因的演化進行分析,結果顯示,鵝膏環肽生源合成途徑在三類蘑菇中的分布是水平基因轉移導致的。區別于垂直遺傳,毒素合成基因并不是在親本之間進行遺傳,而是通過一個供體物種進行傳遞。那么這三者之間是如何傳遞的呢?誰先擁有這種產毒能力?系統發育和遺傳分析的結果否定了三者間傳遞的可能性。
三種蘑菇,一個祖先
首先,鵝膏環肽的架構在三類蘑菇中不同,鵝膏和環柄菇中毒素基因較為分散,從這兩類蘑菇開始傳遞的可能性較小。另一種可能是從盔孢傘開始傳遞的,雖然盔孢傘中毒素基因分布較為緊湊,形成了基因簇的結構,較容易將產毒途徑進行傳遞,但遺傳距離分析和系統發育均不支持這種推測。毒素合成基因在三類蘑菇彼此間的遺傳距離較為接近。
鵝膏環肽生物合成的整體架構。Contigs或scaffolds在右側以組合大小的塊表示(括號中為毒素基因所在contig或scaffold占基因組的百分比)。a:鵝膏環肽合成基因在劇毒鵝膏基因組中的分布。b:鵝膏環肽合成基因在劇毒環柄菇基因組中的分布。c:鵝膏環肽合成基因在劇毒盔孢傘基因組中的分布。MSDIN、POPB、P450-29和FMO1分別用紅、綠、藍、黑標記。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綜上所述,真相只有一個,即這三個蘑菇具有一個共同的蘑菇祖先,蘑菇祖先通過水平基因轉移將整個代謝途徑分別傳遞給了這三種蘑菇,并且在三個蘑菇的進化過程中產生了差異,劇毒鵝膏成為了毒蘑菇之王。
鵝膏、盔孢傘、環柄菇中環肽毒素合成基因分布及代謝途徑進化示意圖。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綜上所述,這些蘑菇的毒性十分強烈,盡管他們表面樸素,看起來似乎人畜無害,但當毒性發作時,可能搶救不及時就會造成人員死亡,危害巨大。因而建議大家,不要隨意采食野生蘑菇,畢竟現在市場上還是有很多美味的蘑菇品種,應該可以解饞吧!
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呂李云嬌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選送單位:中國科學院計算機信息網絡中心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
?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非遺”融入新時尚廣西神秘毛南族“族寶”走出國門中新網河池10月23日電?秋日暖陽,透過窗戶照進工作室,譚素娟和女兒覃敏正抓緊完
2022-10-24 07:38
原標題:姚晨,從郭芙蓉到搖滾“狂花”姚晨沉寂很久了,她像很多女演員那樣,進入了年齡尷尬期,演年輕人扮嫩,演媽媽不甘心。近期《搖滾狂花
2022-10-24 07:43
原標題:微短劇江湖齊魯晚報記者劉雨涵 微短劇開始形成了自己的生態圈,漸成江湖。這類劇集單集短則兩三分鐘,長則不會超過15分鐘,是在短
2022-10-23 16:38
原標題:千年古琴在中國年輕人中正流行中新網沈陽10月22日電?高山流水遇知音。這是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春秋戰國時期,這兩人因琴曲“高山
2022-10-23 15:25
原標題:山西彩塑藝人劉惠斌:巧手演繹百態泥塑傳承匠心中新網記者楊杰英中新網太原10月23日電作為一名彩塑“匠人”,劉惠斌認為,傳統手工藝
2022-10-23 15:35
原標題:動態奇幻的詩美動態奇幻之美是西籬詩集《隨水而來》的重要詩美特色。所謂動態奇幻,是指詩人通過他的詩歌,構建出畫面與詩情的動態與
2022-10-23 15:32
原標題:王芳就在我們身邊(主題)訪抗美援朝文工團戰士武璀、宋光華(副題)新民晚報記者吳翔“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每一個文工團戰士除了要能
2022-10-23 15:30
原標題:全球藝場鎖定“上海時間”(引題)西岸博覽會吸引逾百家畫廊(主題)新民晚報訊(記者徐翌晟)全球藝場鎖定“上海時間”!第九屆西岸
2022-10-23 15:48
原標題:明日霜降:枯草霜花白寒窗月影新10月23日18點35分31秒,農歷九月廿八,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霜降,也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
2022-10-23 08:30
原標題:電影《您好,北京》定檔11月18日——(引題)汪峰演唱推廣曲《北京北京》(主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由曹茜茜執導、徐崢特別出演
2022-10-22 15:29
原標題:《萬里歸途》豐富“新主流電影”英雄類型王金躍正在熱映的《萬里歸途》,不僅創造了上映21天收獲13 5億元的票房佳績,作為一部撤僑題
2022-10-22 15:44
原標題:川劇《金沙江畔》明日上線直播今晚報訊(記者王洋)記者自四川省川劇院獲悉,川劇《金沙江畔》將于明天13時通過該院官方微信公眾號以
2022-10-22 15:45
原標題:《典籍里的中國》第二季回歸,制作升級收視增長(引題)節目敘事節奏更快視覺更唯美(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邱偉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重點
2022-10-22 15:29
原標題:霜降:霜露既降,感時念親安顏顏明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是一年之中晝夜溫差最大的時節。此時萬物畢成,畢入于戌,陽下入地,陰氣
2022-10-22 15:26
原標題:薦書|放下手機,和孩子一起走進“魔法大自然”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露營、郊游、去野外……好不容易親近自然,卻不知道該怎么玩
2022-10-22 08:31
原標題:杭州文旅觀察:德壽宮的墻為什么是紅的?中新網杭州10月20日電?記者童笑雨這幾天,德壽宮的紅墻成了“網紅”墻,吸引不少人來此拍照
2022-10-21 16:36
原標題:離開武打角色怎么突破動作明星升級轉型路難走甄子丹等演員主演的電影《搜救》上映18天僅收獲1700多萬票房,口碑也不高。在這部作品中
2022-10-21 16:43
原標題:古人如何找工作:累得想辭職,也只能說說而已唐德宗貞元年間,在長安任職校書郎的白居易寫了一首詩,吐槽起了他??钡浼墓ぷ魅粘?,
2022-10-21 16:28
原標題:薦書︱《在場》:日本社會轉型下的21段人生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面臨著勞動力市場分化、老齡化加劇、生育率下跌的日本社會,正
2022-10-21 16:38
原標題:導演劉雪松講述《前?!放臄z過程(引題)向陽生長的力量最是打動人心(主題)今晚報記者劉桂芳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持續向縱深推
2022-10-21 15:30
原標題:《馮耿光筆記:梅蘭芳背后的銀行家》出版(引題)展現近現代中國金融界人物群像(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北京出版集團文津出版社
2022-10-21 15:47
原標題:“云·舞臺”明晚講《泥人的事》今晚報訊(記者高麗)明日19時30分,天津歌舞劇院“云·舞臺”系列?。ü潱┠空寡輰⑼ㄟ^線上平臺推出
2022-10-21 15:44
原標題:上昆傾“五班三代”之力創排的55出全本昆劇《牡丹亭》下月世界首演,團長谷好好說——(引題)因為文化自信自強,昆曲人敢做這綺麗一
2022-10-21 15:42
原標題:舞劇《天路》《楊家嶺的春天》即將輪番登臺中新網北京10月20日電(記者高凱)記者20日從國家大劇院獲悉,國家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天路
2022-10-21 15:43
原標題:美麗鄉村文化墻亮相北京日報記者方非攝近日,利用閑置墻體進行彩繪的“美麗鄉村文化墻”亮相通州區西集鎮沙古堆村。1000平方米的“美
2022-10-21 09:47